全部最新消息

NFC 事實與應用,協助您拓展思維

NFC(近場通訊)是一種快速發展的無線短距離技術。 NFC 於 2003 年獲得 ISO 標準批准,是一種 RFID 技術,讀取範圍可達幾公分。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核准的 ISO 標準(ISO 14443 和 ISO 18000-3)位於射頻頻譜的 HF(高頻)頻段。
NFC 自誕生以來,憑藉其快速的連接和數據傳輸能力,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因此而日益普及。以下是一些關於 NFC 鮮為人知的趣聞,以及該技術的獨特應用。
事實
1. NFC 設備的類型
NFC 設備主要有兩種:被動通訊 NFC 設備和主動通訊 NFC 設備。被動設備沒有電源,只能連接到主動設備。主動設備有電源,可以透過在正常的主動(傳輸)狀態和被動(接收)狀態之間切換來發送和接收資料。在典型的 NFC 系統中,有一個主動 NFC 設備、一個被動 NFC 設備和一個主機或應用程式。與需要讀取器和標籤的 UHF RFID 系統不同,主動 NFC 設備可以透過在主動狀態和被動狀態之間切換來與其他主動 NFC 設備通訊。例如,使用 NFC 裝置或智慧型手機進行資料交換。

2. 磁耦合
NFC 技術利用磁耦合來發送和接收訊號。當兩個支援 NFC 的設備距離足夠近(從觸摸到 10 公分)時,它們之間會產生電磁場。此電磁場使主動 NFC 設備能夠通電並與被動 NFC 設備通訊。然後,主動 NFC 設備會捕捉被動設備特有的訊號電平變化,並將這些變化讀取為訊號。然後,主動 NFC 裝置中的偵測器和解碼器電路會用於理解被動 NFC 訊號並提取相關資訊。主機或應用程式隨後可以理解這些資訊並執行任何相關的後續步驟。

3. 操作模式
NFC 設備有三種主要操作模式:

點對點模式-主動NFC設備透過在被動和主動狀態之間切換來交換訊息。
讀取/寫入模式-主動NFC設備從被動NFC設備讀取或寫入資訊。
卡模擬-用於非接觸式支付的主動NFC設備。 4
. 讀取範圍:
由於需要形成磁場,NFC標籤的最佳讀取範圍在1公分到10公分之間。

5. 安全風險
使用 NFC 技術作為支付方式有安全風險。由於 NFC 系統中的所有部件都需要在 10 公分以內才能傳輸數據,因此使用其他 NFC 設備進行竊聽很難不被察覺,但還是有可能發生的。

竊賊也會試圖透過其他更複雜的方式竊取 NFC 數據,例如資料破壞、攔截設備,甚至直接竊取 NFC 設備。雖然新的 NFC 安全攻擊方法層出不窮,但新的安全措施也正在陸續推出。
6. 尺寸
典型的 NFC 標籤尺寸相對較小,但其大小取決於天線的尺寸。標籤的尺寸從幾英寸長和寬到幾厘米不等。 NFC 讀取器裝置通常體積較小,模仿典型智慧型手機的尺寸和形狀。

7. 可用性:
NFC 目前已在大多數 Android 裝置和 Apple iPhone 6 以上版本中可用。雖然 Android 和其他支援 NFC 的手機都配備了解鎖的 NFC 設備,但 Apple 目前僅在其設備上為 Apple Pay 啟用了 NFC。市面上還有其他專門用於 NFC 讀寫的 NFC 讀卡機設備。

應用
如今,NFC 技術通常用於支付和行銷應用,但許多其他應用正在逐漸採用 NFC 技術。由於讀取標籤和執行相關操作之間通常需要編程,因此有一些應用程式可以實現部分 NFC 功能。以下是一些使用 NFC 標籤的創意範例。
NFC 可讓手機根據觸碰的標籤來變更設定。將被動 NFC 標籤放在辦公桌上,然後用主動 NFC 智慧型手機觸碰它,就可以(借助合適的應用程式)開啟 Wi-Fi、關閉藍牙或調低鈴聲音量。
其他功能包括設定計時器、呼叫特定聯絡人、節省電池電量或開啟應用程式。